檢索【 A001681 】(人名:1 筆,群組:0 筆) :


說明

德清(dé qīng)
引用網址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
[正體中文] 憨山德清(hān shān dé qīng),憨山老人(hān shān lǎo rén),憨山清(hān shān qīng),弘覺禪師(hóng jué chán shī),憨山子(hān shān zǐ),澄印(chéng yìn),長干德清(cháng gān dé qīng)

規範碼 ID No :A001681
舊編碼:B1865
生年 Birth:+1546-11-15
卒年 Death:+1623-11-03
朝代 Dynasty:明;
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Death date Quote:生於:明, 世宗, 嘉靖, 二十五年, 十月, 十二日 卒於:明, 熹宗, 天啟, 三年, 十月, 十一日
生年出處 Birthdate Reference:嘉靖丙午十月十二日。(J28, no. B219, p. 721, b22)
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天啟三年十月十一日,世壽七十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大明海印憨山大師廬山五乳峰塔銘〉)
籍貫 From:全椒(PL000000015750)
宗派:臨濟宗 楊岐派
性別 Gender:
是否為僧人: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全椒蔡氏。初禮西林寧薙髮,復從靈谷會受法,依明信受具。後遊方,與妙峰為友。萬曆元年(1573),遊五臺,見憨山奇秀,乃取之為號。歷住青州海印、曹溪寶林等寺。復被誣入獄,以私造寺罪,流放雷州,至交紫柏為其奔走平反。著作有《楞嚴經通議》、《法華通議》、《華嚴綱要》、《夢遊集》等。(X81n1568_p0163a20;祖燈.卷98:1876;佛光:6013;佛名:1005;道影.卷4:42,2018.09.25)
註解(完整) Notes(full):

師徒關係 :  
[老師]
  1. 法會   (明清序:165;X67n1308_p0511a12)
  2. 無極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19:「予十九薙髮,即從無極先師。」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597b10
[弟子]
  1. 通炯   
  2. 觀衡   《續燈正統目錄》卷1:「雲居顓愚禪師(憨山嗣悞列此)」(CBETA, X84, no. 1582, p. 407, a5 // Z 2B:17, p. 250, c2 // R144, p. 500, a2)
  3. 超逸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19:「粵門人超逸,侍予最久,甘苦疾病患難。」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597a20
  4. 法乘   《常熟縣破山興福寺志.卷4.洞聞禪師》:「叅紫栢、憨山兩大師」(《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35冊,頁0123)
  5. 海聞   《廬山志.卷9.觀一》:「適憨山清大師居五乳峯,執弟子禮……召入丈室,勉以精進。」(《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2輯,第18冊,頁0919)
  6. 如本   《新續高僧傳》卷54:「嘗參憨山清,清有示妙圓禪者。」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B27n0151_p0398b14
  7. 雪嶺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卷4:「其上首弟子……雪嶺峻等數十人。」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86n1608_p0649c19
  8. 悟心融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卷4:「其上首弟子……悟 心融。」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86n1608_p0649c19
  9. 智一   憨山印可。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patriarchs.v4/vol4.htm#p138
  10. 道忞   《五燈全書(第34卷-第120卷)》卷66:「參憨山清」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82n1571_p0308a23
  11. 福善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3:「胡中丞公。請告歸田。攜其親之子。送出家為侍者。命名福善。」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838c11
  12. 善與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終始相依於粵者善與」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852a12
  13. 皖舒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菩薩戒弟子皖舒」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850b05
  14. 劉起相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2:「嶺南弟子劉起相」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X73n1456_p0468a20
  15. 縉雲洪肇   《新續高僧傳》卷55:「受戒於憨山」 http://cbetaonline.dila.edu.tw/B27n0151_p0406a03

著述、史傳、研究論文 Works:
[史傳]
  1.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卷4〈憨山清禪師傳〉
  2. 《徑石滴乳集》卷4
  3.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大明廬山五乳峰法雲禪寺前中興曹溪嗣法憨山大師塔銘〉
  4.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大明海印憨山大師廬山五乳峰塔銘〉
  5.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55〈憨山大師傳〉
  6. 《角虎集》卷1
  7. 《高僧摘要》卷3
  8. 徑山志‧卷3‧憨山德清禪師

[著述]
  1.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四卷(德清 述、高承埏 補,《卍續藏》X55)
  2. 《八識規矩通說》一卷(《卍續藏》X55)
  3. 《圓覺經直解》二卷(《卍續藏》X10)
  4. 《大乘起信論疏略》二卷(法藏 造疏、德清 纂略,《卍續藏》X55)
  5. 《憨山老人夢遊全集》五卷(《嘉興藏》J22)
  6. 《憨山老人夢遊集》五十五卷(《卍續藏》X73)
  7. 《楞伽補遺》一卷(《卍續藏》X17)
  8. 《楞嚴經懸鏡》一卷(《卍續藏》X12)
  9. 《楞嚴經通議》十卷(《卍續藏》X12)
  10. 《楞嚴經通議略科》一卷(《卍續藏》X12)
  11. 《法華經擊節》一卷(《卍續藏》X31)
  12. 《法華經通義》七卷(《卍續藏》X31)
  13. 《百法明門論論義》一卷(《卍續藏》X48)
  14. 《肇論略註》六卷(《卍續藏》X54)
  15. 《般若心經直說》一卷(《卍續藏》X26)
  16. 《華嚴綱要》八十卷(澄觀 疏義、德清 提挈,《卍續藏》X08)
  17. 《觀楞伽經記》八卷(《卍續藏》X17)
  18. 《起信論直解》二卷(《卍續藏》X45)
  19. 《金剛經決疑》一卷(《卍續藏》X25)

[研究論文]
  1. Hsu, Sung-peng. 1970.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 (1546-1623) Pennsylvan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hesis- Ph. D.)
  2. Hsu, Sung-peng. 1979. 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 . Pennsylvania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3. Leong, Markus. 1994. Hanshan Deqing (1546-1623) on Buddhist Ethic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
  4. Tarrant, John. 1993. “Han Shan's Carousel.”
  5. 仇癲殊 1963〈憨山大師的生平及其詩〉,《菩提樹》133,頁 26-27, 29。
  6. 周祥鈺 2005《憨山大師禪修思想研究》,四川:四川大學畢業論文。
  7. 夏清瑕 1999〈憨山德清的淨土思想〉,《世界弘明哲學季刊》。
  8. 夏清瑕 2001〈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頁 10-14。
  9. 夏清瑕 2001〈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世界弘明哲學季刊》。
  10. 夏清瑕 2007《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硏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11. 大海 1989〈憨山大師與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9.1。
  12. 岩城英規 1996〈憨山徳清の浄土思想〉,《東方》12,頁 96-111 (L)。
  13. 岩城英規 1997 〈憨山徳清の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6.1,頁 222-226。
  14. 崔森 1997《憨山思想研究》,四川: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15. 崔正森 1996〈憨山大師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五臺山研究》1996.4,頁 17-23。
  16. 張學智 1995〈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莊〉,《道家文化研究》8。
  17. 張玲芳 1998《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畢業論文。
  18. 張馳 2000〈試比較天然函式與憨山德清對《楞嚴經》的詮釋〉,《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
  19. 曉雲 1973〈讀晚明諸師遺集(1)憨山大師〉,《文藝復興》43,頁 23-28。
  20. 曾普信 1959〈憨山大師傳紀〉,《臺灣佛教》13.10,頁 13-14+9。
  21. 朱繼臣 2008《憨山德清以「宗」解「教」的思想》,蘇州:蘇州大學畢業論文。
  22. 李小平 1994〈應如是降伏其心──以憨山夢遊集中當機示教之法語為素材〉,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
  23. 李小平 1996〈由「夢遊集」看憨山與紫柏大師之交誼〉,《第十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論文摘要》,頁48-50。
  24. 李懿純 2003 〈憨山德清「唯心識觀」試析──以「觀老莊影響論」發端〉,《問學集》12,頁 138-157。
  25. 李懿純 2003《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新北巿:淡江大學畢業論文。
  26. 李霞 2001〈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2001.1,頁 16-19。
  27. 林文彬 2001〈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31,頁 15-33。
  28. 林繼平 1980〈從陽明憨山之釋大學看儒佛疆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0,臺北:大乘文化,頁 239-260。
  29. 林順夫 2004〈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34.2,頁 299-326。
  30. 江燦騰 1996 〈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週邊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8,頁 225-253。
  31. 江燦騰 1987 〈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1,頁 189-202。
  32. 江燦騰 1990《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33. 河村孝照 1983 《德清著《起信論疏略》の資料的研究》,《東洋學研究》17,頁 7-28。
  34. 洪修平 1998〈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佛學研究》7,頁 53-57。
  35. 熊琬 1985〈貫穿儒佛融通性相的憨山大師〉,《海潮音》66.11,頁 15-17。
  36. 王煜 1978〈釋德清(憨山老人)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9.1,頁 173-199。
  37. 王玲月 2004〈憨山大師三教合一的因緣(上)〉,《中國語文》95.3,頁 53-57。
  38. 王玲月 2004〈憨山大師三教合一的因緣(下)〉,《中國語文》95.4,頁 62-66。
  39. 王玲月 2004〈憨山大師註莊的孔子形象〉,《東方人文學誌》3.4,頁 133-150。
  40. 王玲月 2005《憨山大師的生死觀》,臺北巿:文津出版社。
  41. 王紅蕾 2010《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2. 王開府 1999 〈憨山德清儒佛會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國文學報》281,頁 73-101。
  43. 荒木見悟 1980〈憨山徳清の思想通号〉,《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学論集》,頁 705-720。
  44. 葛靜萍 2007《憨山大師與晚明社會》,貴州:貴州大學畢業論文。
  45. 蔡惠明 1985〈禪淨雙修的憨山大師〉,《內明雜誌》154,頁 28-31。
  46. 蔡惠明 1996 〈德清大師的淨土思想〉,《明倫月刊》266,頁 20-31。
  47. 蔡振豐 2006〈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3,頁 211-234。
  48. 蔡纓勳 1986〈憨山「不真空論」解題之研析──僅就「真空不空」之此一 觀點而論〉,《中國佛教》30.1,頁 13-19。
  49. 蔡金昌 2003〈憨山德清《中庸直指》體用論探析〉,新竹市: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第十四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50. 蔡金昌 2006 《 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 臺北:文津出版社。
  51. 許中頤 2001《釋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義理研究》,新北巿:華梵大學東方 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畢業文。
  52. 許志信 2008 〈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之「真心」與 「圓融」思想研究〉,《圓光佛學學報》13,頁 111-168。
  53. 谷懷 1973〈憨山大師論禪淨〉,《慧炬》111,頁 34-35。
  54. 趙春蘭 1998《從憨山德清思想探討其夢遊詩:以〈山居詩〉為重心》,新北巿: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畢業論文。
  55. 邱敏捷 2001〈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258,頁 69-95。
  56. 釋會雲 2008 《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以《莊子內篇註》為中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釋聖嚴 1992《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頁 220-221, 231。(二版)
  58. 釋聖嚴 2000《禪門驪珠集》,臺北:東初出版社,頁 383-389。(二版一刷)
  59. 釋見曄 1997《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論文。
  60. 釋見曄 1998 〈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2,頁 231-249。
  61. 陳松柏 1997《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62. 陳松柏 2002〈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南開學報》7(上),頁 43+45-61。
  63. 陳松柏 2003〈憨山老學中「道」的多義性指涉與臨終關懷〉,《華梵大學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48-162。
  64. 陳松柏 2004〈憨山《道德經解》中「道」之詮釋特質與價值定位〉,《南開學報》2.2,頁 223-238。
  65. 陳松柏 2010〈憨山《楞嚴懸鏡》思想試論──兼論其在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明道通識論叢》9,頁 5-31。
  66. 陳松柏;周麗楨 2007〈晚明禪僧憨山生死學思想之義理特質──以海德格「在世能在」與「本真狀態」說為媒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2,頁 1-24。
  67. 陳永革 2003〈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15。
  68. 陳運星 1991《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9. 項東 1995《憨山大師傳──禪淨雙修振曹溪》,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0. 高齡芬 2010〈憨山大師《老子解》之道論研究〉,《興大中文學報》27,頁 191-205。
  71. 黃國清 1998〈憨山大師的念佛禪思想〉,《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5,頁 43-59。
  72. 黃國清 1999〈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中華佛學學報》12,頁 393-409。
  73. 黃國清 2001〈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慈光禪學學報》2,頁 213-228。


駐錫地(字串) Active at:大明廬山五乳峰法雲禪寺;東海牢山
SameAs:
Occurs in:



問題回報(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