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西秦 ][ 帝號:高祖 ] → 太初
回時間資料庫首頁


+0388-07-20 ~ +0389-02-11
(18629761863182)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元年 (戊子)

前秦 太宗
太初 三年
歲次 戊子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三年
歲次 戊子
後涼 太祖
太安 三年
歲次 戊子
後燕 世祖
建興 三年
歲次 戊子
後秦 太祖
建初 三年
歲次 戊子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三年
歲次 戊子
翟魏 翟遼
建光 元年
歲次 戊子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三年
歲次 戊子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三年
歲次 戊子
百濟 辰斯王
(王年) 四年
歲次 戊子
高句麗 故國壤王
(王年) 五年
歲次 戊子
+0389-02-12 ~ +0390-01-31
(18631831863536)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二年 (己丑)
正月 丙辰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四年
歲次 己丑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四年
歲次 己丑
後涼 太祖
太安 四年
歲次 己丑
後燕 世祖
建興 四年
歲次 己丑
後秦 太祖
建初 四年
歲次 己丑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四年
歲次 己丑
翟魏 翟遼
建光 二年
歲次 己丑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四年
歲次 己丑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四年
歲次 己丑
百濟 辰斯王
(王年) 五年
歲次 己丑
高句麗 故國壤王
(王年) 六年
歲次 己丑
+0390-02-01 ~ +0391-02-19
(18635371863920)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三年 (庚寅)
正月 庚戌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五年
歲次 庚寅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五年
歲次 庚寅
後涼 太祖
麟嘉 二年
歲次 庚寅
後燕 世祖
建興 五年
歲次 庚寅
後秦 太祖
建初 五年
歲次 庚寅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五年
歲次 庚寅
翟魏 翟遼
建光 三年
歲次 庚寅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五年
歲次 庚寅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五年
歲次 庚寅
百濟 辰斯王
(王年) 六年
歲次 庚寅
高句麗 故國壤王
(王年) 七年
歲次 庚寅
+0391-02-20 ~ +0392-02-09
(18639211864275)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四年 (辛卯)
正月 甲戌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六年
歲次 辛卯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六年
歲次 辛卯
後涼 太祖
麟嘉 三年
歲次 辛卯
後燕 世祖
建興 六年
歲次 辛卯
後秦 太祖
建初 六年
歲次 辛卯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六年
歲次 辛卯
翟魏 翟遼
建光 四年
歲次 辛卯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六年
歲次 辛卯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六年
歲次 辛卯
百濟 辰斯王
(王年) 七年
歲次 辛卯
高句麗 故國壤王
(王年) 八年
歲次 辛卯
+0392-02-10 ~ +0393-01-28
(18642761864629)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五年 (壬辰)
正月 己巳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七年
歲次 壬辰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七年
歲次 壬辰
後涼 太祖
麟嘉 四年
歲次 壬辰
後燕 世祖
建興 七年
歲次 壬辰
後秦 太祖
建初 七年
歲次 壬辰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七年
歲次 壬辰
翟魏 翟釗
定鼎 二年
歲次 壬辰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七年
歲次 壬辰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七年
歲次 壬辰
百濟 辰斯王
(王年) 八年
歲次 壬辰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二年
歲次 壬辰
+0393-01-29 ~ +0394-02-16
(18646301865013)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六年 (癸巳)
正月 癸亥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八年
歲次 癸巳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八年
歲次 癸巳
後涼 太祖
麟嘉 五年
歲次 癸巳
後燕 世祖
建興 八年
歲次 癸巳
後秦 太祖
建初 八年
歲次 癸巳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八年
歲次 癸巳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八年
歲次 癸巳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八年
歲次 癸巳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二年
歲次 癸巳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三年
歲次 癸巳
+0394-02-17 ~ +0395-02-05
(18650141865367)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七年 (甲午)
正月 丁亥 朔
前秦 太宗
太初 九年
歲次 甲午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九年
歲次 甲午
後涼 太祖
麟嘉 六年
歲次 甲午
後燕 世祖
建興 九年
歲次 甲午
後秦 高祖
建初 九年
歲次 甲午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十九年
歲次 甲午
西燕 慕容永
中興 九年
歲次 甲午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三十九年
歲次 甲午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三年
歲次 甲午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四年
歲次 甲午
+0395-02-06 ~ +0396-01-26
(18653681865722)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八年 (乙未)
正月 辛巳 朔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十年
歲次 乙未
後涼 太祖
麟嘉 七年
歲次 乙未
後燕 世祖
建興 十年
歲次 乙未
後秦 高祖
皇初 二年
歲次 乙未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二十年
歲次 乙未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年
歲次 乙未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四年
歲次 乙未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五年
歲次 乙未
+0396-01-27 ~ +0397-02-12
(18657231866105)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九年 (丙申)
正月 丙子 朔
北魏 道武帝
登國 十一年
歲次 丙申
後涼 太祖
麟嘉 八年
歲次 丙申
後燕 世祖
建興 十一年
歲次 丙申
後秦 高祖
皇初 三年
歲次 丙申
東晉 孝武帝
太元 二十一年
歲次 丙申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一年
歲次 丙申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五年
歲次 丙申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六年
歲次 丙申
+0397-02-13 ~ +0398-02-02
(18661061866460)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十年 (丁酉)
正月 己亥 朔
北魏 道武帝
皇始 二年
歲次 丁酉
南涼 烈祖
太初 元年
歲次 丁酉
後涼 太祖
龍飛 二年
歲次 丁酉
後燕 烈宗
永康 二年
歲次 丁酉
後秦 高祖
皇初 四年
歲次 丁酉
東晉 安帝
隆安 元年
歲次 丁酉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二年
歲次 丁酉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六年
歲次 丁酉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七年
歲次 丁酉
+0398-02-03 ~ +0399-02-21
(18664611866844)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十一年 (戊戌)
正月 甲午 朔
北涼 建康公
神璽 二年
歲次 戊戌
北魏 道武帝
皇始 三年
歲次 戊戌
北魏 道武帝 (推算)
天興 元年
歲次 戊戌
南涼 烈祖
太初 二年
歲次 戊戌
南燕 世宗
燕平 元年
歲次 戊戌
後涼 太祖
龍飛 三年
歲次 戊戌
後燕 烈宗
永康 三年
歲次 戊戌
後秦 高祖
皇初 五年
歲次 戊戌
東晉 安帝
隆安 二年
歲次 戊戌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三年
歲次 戊戌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七年
歲次 戊戌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八年
歲次 戊戌
+0399-02-22 ~ +0400-02-10
(18668451867198)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十二年 (己亥)
正月 戊午 朔
北涼 建康公
神璽 三年
歲次 己亥
北魏 道武帝
天興 二年
歲次 己亥
南涼 烈祖
太初 三年
歲次 己亥
南燕 世宗
燕平 二年
歲次 己亥
後涼 太祖
龍飛 四年
歲次 己亥
後燕 中宗
建平 二年
歲次 己亥
後秦 高祖
皇初 六年
歲次 己亥
東晉 安帝
隆安 三年
歲次 己亥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四年
歲次 己亥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八年
歲次 己亥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九年
歲次 己亥
+0400-02-11 ~ +0400-09-04
(18671991867405)
西秦[乞伏秦;乞佛秦] 高祖
太初 十三年 (庚子)
正月 壬子 朔
北涼 建康公
天璽 二年
歲次 庚子
北魏 道武帝
天興 三年
歲次 庚子
南涼 康王
建和 元年
歲次 庚子
南燕 世宗
建平 元年
歲次 庚子
後涼 靈帝
咸寧 二年
歲次 庚子
後燕 中宗
長樂 二年
歲次 庚子
後秦 高祖
弘始 二年
歲次 庚子
東晉 安帝
隆安 四年
歲次 庚子
新羅 奈勿尼師今
(王年) 四十五年
歲次 庚子
百濟 阿莘王
(王年) 九年
歲次 庚子
高句麗 廣開土王
永樂 十年
歲次 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