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4656 】(人名:15 筆,群組:0 筆) :
說明 袁宏道
A004656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正體中文] 袁中郎,袁石公,石頭居士,石頭道人
規範碼 ID No :A004656
舊編碼:B1108生年 Birth:+1568-01-01 ~ +1568-12-31
卒年 Death:+1610-01-25 ~ +1611-02-12
朝代 Dynasty:明;
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Death date Quote:卒於:明, 神宗, 萬曆, 三十八年,43歲
生年出處 Birthdate Reference:依記錄推算。
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卒於神宗萬曆三十八年,年四十三。(
互動百科,2010.12.10)
籍貫 From:公安(PL000000027795)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否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晚明文學家。少敏慧,善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任吳江知縣、禮部主事,未幾,以病辭歸。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俱有才名,人稱「三袁」。於文學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世稱「公安派」。萬曆二十七年(1599),著《西方合論》,闡明淨土教義。有《袁中郎集》。(中名:845;佛光:4318;
http://zh.wikipedia.org/wiki/袁宏道,2011.11.07)
註解(完整) Notes(full):
字中郎,號石頭居士,湖北公安人。兄宗道,弟中道,三人先後舉進士,皆好禪宗。萬歷中,宏道為吳江知縣,後為禮部主事,謝病歸。初學禪於李卓吾,信解通利,喜辯論,已而自驗曰:「此空談非實際也。」遂回向淨土,晨夕禮誦,兼持禁戒,因博釆經教,作《西方合論》十卷。後卒於神宗萬曆三十八年,年四十三。其著作甚多,有《袁中郎集》存世。(《淨土聖賢錄》卷7;互動百科,2010.12.10)作譯資料 :- 西方合論(T1976)
著述、史傳、研究論文 Works:[著述]
- 〈論禪〉、〈再晤無念禪師紀事〉、〈開黃蘗山記〉、〈法眼寺記〉(收於《黃蘗無念禪師復問》卷,《嘉興藏》J20)
- 《六祖壇經節錄》、《壇經節錄引》
- 《德山塵譚》一卷(收於《瀟碧堂集》)
- 《珊瑚林》一卷(明萬曆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
- 《袁宏道集箋校》55 卷(錢伯城 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所收詩文包括下列各集:《敝篋集》2 卷、《錦帆集》4 卷、《去吳七牘》1 卷、《解脫集》4卷、《廣陵集》1卷、《瓶花齋集》10 卷、《廣莊》1 卷、《瓶史》1 卷、《瀟碧堂集》20 卷、《破研齋集》3 卷、《觴政》1 卷、《墨畦》1 卷、《華嵩遊草》2 卷、《場屋後記》1 卷、《未編稿》3 卷〕
- 《西方合論》十卷(《大正藏》T47)
- 《金屑編》一卷(明萬曆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
- 《宗鏡攝錄》 (遺失)
[史傳]
- 《吳都法乘》卷 25
- 《明史》卷 288〈袁宏道传〉
- 《淨土聖賢錄》卷 7
- 《珂雪齋集》卷 18〈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頁 775)
[研究論文]
- 劉再華 1998〈袁宏道與儒佛道文化〉,《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1,頁 44-50。
- 周群 1998〈佛學與袁宏道的詩歌創作〉,《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35.1,頁 39-46。
- 周群 1999〈儒佛心性論與袁宏道的“性靈說”〉,《高校教育管理》2,頁 24-27。
- 周群 2002 〈論袁宏道的佛學思想〉,《中華佛學學報》6,頁383-417。
- 周齊 1999〈袁宏道淨土歸趣略析〉,《佛學研究》1999.0。
- 戴文和 2001〈人人皆可以為聖人(佛、詩人)之探析──以王守仁、李贄、袁宏道三人為例〉,《僑光學報》19,頁 281-300。
- 易聞曉 2003〈從袁宏道《廣莊》看莊禪異同〉,《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頁 48-52。
- 曹淑娟 2005 〈袁宏道的園亭觀及其柳浪體驗〉,《知性與情感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頁311-358。
- 曹淑娟 2005〈袁宏道的柳浪書寫及其意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李鳴 2004〈袁宏道思想轉變原因初探〉,《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頁 90-95。
- 林怡宏 2001《獨抒性靈的生命對話:論袁宏道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論文。
- 汪志強 2003〈袁宏道《西方合論》淨土思想初探〉,《宗教學研究》2003.2,頁 126-130。
- 王志鋼 2004《漱逸性靈空格套,雅吟一任照禪風──淺論佛教因緣影響下的袁宏道的詩論》,遼寧:遼寧師範大學畢業論文。
- 莊蕙綺 2009〈晚明文人的悲歌[袁宏道、葉紹袁、張岱]〉,《國文天地》24.9,頁 54-59。
- 謝明陽 2011〈公安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以袁宏道《廣莊》為討論中心〉,《文與哲》18,頁 367-396。
- 趙偉、薛希洪 2006 〈佛教與袁宗道的文學革新〉,《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3.1,頁 76 -82。
- 邱敏捷 1993 《參禪與念佛: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出版社。
- 邱敏捷 1990〈袁宏道的佛教文學〉,《佛教文化月刊》12,頁18。
- 邱敏捷 1993 〈袁宏道《西方合論》的淨土思想〉,《諦觀》73,頁 73-98。
- 鄭幸雅 2004〈論袁宏道的自適〉,《文學新鑰》2,頁107-126。
- 釋聖嚴1985〈明末中國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華岡佛學學報》8,頁 1- 76。
SameAs:Occurs in:問題回報(Feedback) 存真(cún zhēn)
A014656 規範碼 ID No :A014656
卒年 Death:+1152-02-15 ~ +1153-02-02
朝代 Dynasty:南宋;
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Death date Quote: 卒於:南宋, 高宗, 紹興, 二十二年
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疑年錄:251)
籍貫 From:甌寧(PL000000018313)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是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甌寧水吉人,姓暨,建陽如是庵僧人。(疑年錄:251)
問題回報(Feedback) 伊藤道治
A024656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正體中文] いとう みちはる
規範碼 ID No :A024656
朝代 Dynasty:日本;
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否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日本著名的甲骨金文與殷周史學者。從1947年起以勤工儉學的方式梳理相關資料,翌年正式向貝塚茂樹學習甲骨金文,鑽研甲骨金文竟逾五十年。所述及年代,從中國的舊石器時代至西漢滅亡,範圍甚廣。撰有〈甲骨文的整理與著錄〉、〈甲骨論考與考古學研究〉等論述,及專書《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
http://xuewen.cnki.net/CJFD-YDXK703.005.html,2014.11.19)
註解(完整) Notes(full):
伊藤 道治(いとう みちはる、1925年6月7日 - 2016年4月3日[1] )は、日本の中国考古学者、関西外国語大学名誉教授。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C%8A%E8%97%A4%E9%81%93%E6%B2%BB問題回報(Feedback) 祖令
A034656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正體中文] 春岩祖令(
chūn yán zǔ lìng)
規範碼 ID No :A034656
朝代 Dynasty:日本;
宗派:臨濟宗 楊岐派
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是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夢窓疎石弟子。(禪典.禪宗法系譜:47)
師徒關係 :

[老師]
- 疏石 (禪典.禪宗法系譜:47)
問題回報(Feedback) 慧命
A044656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正體中文] 釋慧命
規範碼 ID No :A044656
朝代 Dynasty:民國;
籍貫 From:新會(PL000000030829)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是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原藉廣東新會。俗姓張。與兄觀祖。昆仲二人少年皆信佛。其兄禮筏可和尚出家。法師於民國廿三年親近虛雲和尚。面聆法要。民國二十四年禮寶靜法師出家。往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大嶼山志.卷1.p.102)
問題回報(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