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A000211 】(人名:1 筆,群組:0 筆) :
說明 世友(shì yǒu)
A000211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梵文 (羅馬轉寫)] Vasumitra
[正體中文] 婆須蜜多(
pó xū mì duō),和須蜜多,筏蘇蜜呾羅,伐蘇蜜多羅,天友(
tiān yǒu),師子如來,婆蘇蜜多羅,和須蜜,尊者世友(
zūn zhě shì yǒu)
規範碼 ID No :A000211
舊編碼:B0235朝代 Dynasty:印度;
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是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為一、二世紀時北印度犍陀羅國人。乃說一切有部之一祖,迦膩色迦王在迦濕彌羅舉行第四次結集時,世友任五百聖賢之指導者,編集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總結說一切有部理論學說,與法救、妙音、覺天等被譽為婆沙四評家或婆沙四大論師。又著有異部宗輪論一卷,敘小乘之二十部。(佛光:1515)
註解(完整) Notes(full):
說一切有部一祖。為一、二世紀時北印度犍陀羅國人。迦膩色迦王在迦濕彌羅舉行第四次結集時,世友任五百聖賢之指導者,編集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總結說一切有部理論學說,與法救、妙音、覺天等被譽為婆沙四評家或婆沙四大論師。印度佛教史上所知的「世友」共有十四位,其中八位為論師:(一)編纂《大毗婆沙論》時的上首。(二)婆沙四大論師之一。(三)《品類足論》的作者。(四)《界身足論》的作者。(五)《問論》的作者。(六)《五事論》的作者。(七)《俱舍論註》中的一人。(八)玄奘取經印度時的一人。另外,被尊為菩薩的「世友」有三位:(九)《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世友。(十)《異部宗輪論》的作者。(十一)《薩婆多部記目錄》的世友。最後三位是跟譬喻文學有關:(十二)《達摩多羅禪經》中的一師。(十三)《惟日雜難經》的世友。(十四)《師子月佛本生經》的世友等。以上十四位無法確認是否為同一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世友精通說一切有部.經量部,乃活躍於當時的卓越論師。依照前述順序,在這十四人當中重要的記事如下。首先是(二)婆沙四大論師之一的世友:在集《說一切有部》教理之大成的《大毗婆沙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跟法救、妙音、覺天被譽為「婆沙四大論師」,四人分別對「三世實有說」提出主張,而世友的主張則被認為是有部的正說。接著是(三)《品類足論》的作者世友:他在書中提出「五位」法,並對心所法做了詳細的分類與解說,其主張和有部的核心教理具有深切的關係。據《大智度論》卷二記載,此《品類足論》應該是由多本論書集結而成,非世友一人所作。不過其中最重要的《辯五事品》獨立流傳,而且跟世友也有密切的關聯,因此推斷《辯五事品》跟(六)《五事論》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位世友。(七)是為《俱舍論》做註釋的世友,不過此註釋書目前已失傳。(九)《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跟(十)《異部宗輪論》都是重要的史籍,但是作者是否真為世友仍待查證。(佛光:
1515;インド仏教:035)作譯資料 :-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T1540)
-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T1542)
- 異部宗輪論(T2031)
- 眾事分阿毘曇論(T1541)
SameAs:Occurs in:問題回報(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