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A007553 】(人名:1 筆,群組:0 筆) :
說明 張九成A007553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正體中文] 張子韶,無垢居士,橫浦居士,張文忠,張無垢,張橫浦,崇國公
規範碼 ID No :A007553
生年 Birth:+1092-01-01 ~ +1092-12-31
卒年 Death:+1159-06-28
朝代 Dynasty:北宋;南宋;
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Death date Quote:卒於:南宋, 高宗, 紹興, 二十九年, 六月, 初四日,68歲
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紹興二十九年六月四日卒,年六十八」(《宋元學案‧橫浦學案》卷四十)
籍貫 From:錢塘(PL000000011516)宗派:臨濟宗 楊岐派
性別 Gender:男
是否為僧人:否
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是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宋居士。大慧宗杲(1089-1163)禪師法嗣,大鑑下第十七世。受學楊時之門,官至禮部侍郎。留心禪道,嘗謁靈源明禪師、胡文定公,後參徑山大慧宗杲。後韶閑居,常誦經、飯僧,研思經學,依佛理以釋儒語。卒贈太師,封崇國公,諡文忠。有《橫浦集》二十卷。
(T51n2077_p0685b19;X88n1649_p0347c12;佛名:684)
註解(完整) Notes(full):大慧宗杲禪師法嗣。受學楊時之門,仕至禮部侍郎,卒贈太師崇國公。早業進士之暇,篤志釋典。嘗謁靈源明禪師叩宗旨,師令看趙州庭前栢樹子話,久無所入。謁胡文定公,咨盡心行己之道,胡告以將語孟談仁義處類作一處看,則要在其中。公稟受其語,造次不忘。一夕如廁,因思惻隱之心乃仁之端,忽聞蛙鳴,豁然契悟。不覺自舉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栢樹子?不覺大笑,汗下被體。丁巳秋,大慧宗杲說法於徑山,公閱其語要,嘆曰:是知宗門有人,恨不一見,遂往謁。一日問格物之旨,杲曰:公只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公聞之,頓領微旨。從是參叩擊揚,得法自在,號無垢居士。(《居士分燈錄》卷2;《名公法喜志》卷4;http://baike.baidu.com/view/221578.htm,2009.06.12)師徒關係 : [老師]
- 宗杲 (望月‧卷六‧附錄:050)
著述、史傳、研究論文 Works:[史傳]
- 《五燈全書》卷45
- 《五燈嚴統》卷20
- 《五燈會元》卷20
- 《佛法金湯編》卷14
- 《佛祖綱目》卷37
- 《先覺宗乘》卷2
- 《名公法喜志》卷4
- 《嘉泰普燈錄》卷23
- 《居士分燈錄》卷2
- 《教外別傳》卷10
- 《神異典釋教部紀事》卷2
- 《禪燈世譜》卷5
- 《續傳燈錄》卷31
- 《續指月錄》卷1
- 《續燈正統》卷10
- 《釋氏稽古略》卷4
- 徑山志‧卷11‧張九成
- 武林梵志‧卷8‧張九成
[著述]
- 《孟子傳》二十九卷
- 《心傳錄》三卷
- 《日新錄》一卷
- 《横浦語録》
- 《横浦集》二十卷
[研究論文]
- 何廣棪2001〈張九成與釋宗杲交游考──讀「直齋書錄解題」札記〉,《書目季刊》35.3,頁41-43。
- 李承貴2005〈張九成佛教觀論析──兼論佛教中國化的路徑及特點〉,《中山大學學報》5,頁27-32。
- 鄧克銘1990《張九成思想之硏究》,臺北:東初出版社。
備註:將佛學融入理學
Occurs in:問題回報(Feedback)